今年,你還回家嗎
年關(guān)將近時,疫情突然反撲,一時間風聲鶴唳。倡導“非必要不回鄉(xiāng),就地過年”,也成了近期各省市的熱議話題。當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流淌在中國人血脈里對“團圓”的需求與期待,遇到了“可能團圓無望”的無情現(xiàn)實,各種情緒便在辛苦了一年的“打工人”心中沸騰起來:憤懣、失落、不安、燥郁……夾在2000多年的年俗與陰晴不定的疫情這兩股“強力”之間,縱有千情萬緒,最后也只能化為彼此間一句弱弱的探問:今年,你還回家嗎?這句話簡單又直白,卻暗含著隱隱的期待、不甘的無奈……
雖說年味越來越淡了,但“團圓”的意義終究還在。疫情的反復無常,像一記鐵錘,砸在了“團圓”這面鏡子上,一整年的期待突然坍塌,年似乎也短暫地失去了它存在的意義……
故鄉(xiāng)的年味兒里,總有說不盡的故事、道不盡的鄉(xiāng)情。一到年底,它就化為濃濃鄉(xiāng)愁,遙遙召喚著每一個游子。
以前有句老話,說父母的心在孩子身上,孩子的心在石頭上。但孩子也會長大,每到年底,每逢團圓時刻,身在異鄉(xiāng)的他們,心底最牽掛的還是遠在故鄉(xiāng)的父母。為了那短暫的幾天團圓,他們像候鳥一樣,輾轉(zhuǎn)千萬里。父母在哪里,家就在哪里,他們什么都懂,只是嘴上不說而已。
一個人所有的鄉(xiāng)愁,其實都在胃里。異客他鄉(xiāng)一整年,那記憶里的味道,曾在千山萬水的丈量中撩撥思鄉(xiāng)的味蕾、撞擊空空的肚腹。當歸鄉(xiāng)的列車鳴起長笛,哪個游子不懷念那口牽腸掛肚的“家的味道”?
回家、團圓。是中國年最大的意義。對于每一個中國人來說,回家之于過年,猶文字之于文明、意韻之于詩歌。回不了家的年,就像沒有文字的文明、沒有意韻的詩歌,失去了它存在的意義。
文 副食市場通訊員:張秩銘